*文补档在同名红白站/花市/论坛。吴邪中心,主要写瓶邪、簇邪、黑邪及其他;可能会带花秀。侠楼侠坚决不拆。看文没啥雷点究极杂食,请谨慎关注。欢迎所有形式的批评指正,请多多给我评论😢
*以粉丝立场诚邀所有搞盗的朋友都去看《观棋不语》,不看错亿!

《琅琊榜》书评(一):叙事结构与创作手法

*二编:在豆瓣看到论文“《琅琊榜》的礼文化叙事及其价值建构”,也用了罗伯特·麦基的理论分析,核心观点是故事脊椎(主人公的动机)来自于正名、仁德、道义等儒家价值观,我也是这么想的。

*本文是我两个月的爬墙成果,又名《海宴教你写长篇》《爱读童话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这玩意连摘录带评论有1w字请选择性阅读…附思维导图的干货文本分析在2.1前半段,2.2,3.1,3.2

目录

零、题外话

一、分析理论

二、全文结构分析:集中原则

2.1 清晰的主线

2.2 各事件的组织

2.3 逻辑自洽与简化

三、各部分详解

3.1 波折与反转:卫铮案

3.2 预期高潮与延宕:靖苏相认

3.3 对照人物与工具设定

3.3.1萧景睿

3.3.2言阙

3.3.3 聂锋和其他

四、其他


零、题外话

让我用独句成段来强调:谁还没有看过《琅琊榜》都给我快去看!

琅琊榜2006年在起点中文女频连载,我第一遍读是15年(还是我妈从图书馆借来的),上个月鬼使神差地翻出来重读惊-为-天-人,导致我和列表发疯了整整一个月,现在我来和网友们发疯了。

我小时候觉得这个故事的权谋和价值判断太简单了,现在发现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呈现的是理想主义的态度:权谋不重要,因为权力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进行了浪漫主义的简化和处理,为的是让剧情线更清晰戏剧冲突更强。所以说它幼稚的才是真幼稚,人家根本就没想写权谋也没想写现实主义,重点在于鲜活的人物塑造和淋漓尽致的悲剧美学——不仅是美好事物的凋零,也展现了崇高精神的毁灭与不可毁灭。靖苏真是无一字谈爱情却胜过爱情,比原耽还拉扯一万倍(如果真有这么拉扯的原耽请务必推给我)说它是“基督山伯爵.Chinese version”完全没有抓住精髓,这个情感烈度我愿称为"牛虻.Chinese version”,海宴和伏尼契无疑是同一类型的作者)话说到这份上你应该能判断自己是不是目标读者了。


预警是开头有一点慢热,引入部分有1-8章,实际上到第22章之前都还在铺垫,包括引入角色、交代目的(C14点明梅长苏入京意在夺嫡,C15-17暗示翻案的目的并选择靖王)要到挑衅百里奇那里才算有冲突,但好处是后文就不用再费笔墨介绍各方势力,节奏上也确实渐入佳境,总之不要弃文啦很精彩的。不过第1-8章那真是教科书级杰克苏描写,我是俗人我就一下就喜欢上梅·温润风雅又接地气超级有钱·隐忍坚韧多智近妖·心怀天下的病弱美人·宗主。

 

提供安利一条龙服务:

听书推荐喜马拉雅@米粒小粒(因为版权问题现名《狼牙榜》),男声很有感情,我每天路上听,最后那几集听得心如刀绞迎风流泪…

改编的漫画也五星推荐,长苏真是古风美人,不过只有一二卷。

但是电视剧吧肯定不值9.4分,全靠同行衬托,我打开第一集就被雷到了,书里梅宗主出场时的侧写是“不费一兵一卒说服不寻仇”,多有风度。而剧里梅长苏从台词到行为都像个黑帮大佬,随随便便就让飞流把人扔江里,用同伙都不敢下水救人展现威严。我:oh my godfather()

不过我看了剪辑和台词本,霓凰线和靖苏相认改得乱七八糟的,还真不好说是男男避嫌还是更基了,但冲突处理上有一些可取之处。


言归正传,这篇书评切入点是叙事结构。我从沉浸式阅读中缓过劲来,发现琅琊榜的行文的一大特点:它实在是太有设计感,太符合经典叙事学了,海宴肯定是个学过理论且会列大纲的自觉的创作者(不知道和她出身英专有没有关系)somehow我真的很少看到结构成熟清晰的中文故事,英文世界的科班训练体系更加成熟,不过形式本身是无足轻重的评价指标,问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故事,你会说喜欢主角/CP/立意但正常人都不会说是因为“结构清晰布局集中”。

但之所以选这点切入赏析,首先是因为形式和内容的伪二分法只是为了方便,形式与一切都紧密相关;而对于读者来说这项指标是可测量的且相对客观的,对写作者来说则是可学习的技术性问题。


 一、分析理论

我穷极无聊查了一下,发现真有文章拿热奈特的理论解析琅琊榜的叙事策略[1]李娜.《琅琊榜》叙事策略探析[J].现代视听,2016(01):31-33.,我选的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这本是更加操作性的创意写作教材,营销说法是好莱坞编剧圣经。这两者都是经典叙事学理论,论述的是大部分通俗文艺采用的“经典叙事结构”。

这一结构的特点是“线性叙事强情节”,拆解一下有四个层次:

1.顺叙:没有大规模倒叙插叙,不是意识流且没有很强的叙事技巧(不是普鲁斯特也不是马克尔斯);

2.单线:有明确主角,不是复调写作或者群像;

3.叙事为主:而非描写为主。注重情节而非注重氛围;

4.人物有动机:不是荒诞派。

(*本文分点全是我拍脑袋分的,你们知道我在讲什么就行了)


罗伯特宣称故事原理不是套路而是超越时间的“原型”,从智人在打猎归来的篝火夜聊和好莱坞电影全都符合。不过原理嘛就是正确的废话,某人做了某事,如果是大事就需要很多小事来推进,以及当然得讲清楚他为什么要去折腾。这里的审美显然更偏向“集中”(主角&情节&主题),集中的结构更容易拎出来。但“分散”(群像,复杂多层的主题)显然不能分高下,这就好比问中央集^权制和联邦制哪个更好,那当然是按具体国情选择了。

人物的核心动机背后是故事的核心价值。“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还是罗伯特)故事创造出极端情境,把角色逼到悬崖边缘拷问,从而展现最大限度的戏剧张力。

我个人觉得人物如果有强烈动机,就预设了背后的价值具有超越性,但朋友提醒我《全职》叶修要拿冠军也是明确动机,升级流小说的目标“变强”也很明确但未必深刻。(好吧或许这就是我全职只看日常和不看升级流的原因),但琅琊榜中靖苏的价值追求的确都很崇高。

 

二、全文结构分析:集中原则

2.1 清晰的主线

《琅琊榜》核心动机明确而且是强驱动力,梅长苏必须要翻案,为了翻案萧景琰就必须夺嫡,为了夺嫡就要和太子誉王斗争,由是组织起了瓦解太子誉王势力的一个个事件,背后的价值追求是真相和公道、朝野清明江山稳固——这是小说的明线;暗线则是靖苏两人从生疏到熟悉&后期是林殊身份暴露两人相认。

(*这个判断不完全准确因为靖王在前期党争时戏份较少,其实是用其他人物关系串起来,从引入部分到谢玉案,即两党相争时期着墨最多的是萧景睿对梅长苏从相知到疏远的态度变化,此外还有夏冬的立场转换等(霓凰招亲时憎恨—探监谢玉时初步怀疑—乌金丸事件时彻底转向))

 

故事从哪里讲起也体现了集中原则,原则的极致推演是戏剧中的三一律,虽然早已被淘汰,但时间地点人物需要集中是正确的(废话)。罗伯特的理论是“10比1定理”,故事的信息有10分,真正讲述的1分,并且要带出剩下的9分(很像情节上的冰山理论但那个原本是说主题和人物心理的)所以我们可以看见琅琊榜真正写了的是梅长苏入金陵夺权的两年,但剧情线的前置有萧选上位(悲剧的根源)——赤焰案——十三年间梅长苏的准备阶段。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通常认为人物弧光变化最深刻的是主角,但林殊到梅长苏的性格转变完全是在前置剧情中完成的,正文时间我们男主角非常稳定,拥有人物弧光的反而是萧景琰。可见靖苏在结构上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感情线的前置是萧景琰和林殊鲜衣怒马的少年时光。没有用大篇幅的插叙倒叙刻意去回忆,而是在当前时间线引出,这种处理除了使结构清晰外更多是一种更自然的情感表达。比如佛牙对长苏的亲近,不用多言也能想见两个少年合养小狼的亲密温馨;靖王府书房南窗下的旧椅,壁上悬挂的朱弓,物是人非事事休,林殊走后萧景琰的人生是静止的,这种静止体现在空间的细节上,他从来没有走出来过。呃这也是守寡文学的典型写法。

 

(PS. lof上有篇好玩的阅读体叫“爱吐血的病美人互扒马甲”,联动了琅琊榜&杀破狼&第一权臣是病美人&镇魂,撇开人设不谈这几篇网文的结构都很有代表性,第一权臣作为买股文两条线都很散乱,当然也可以说这篇文写得非常“自然”不刻意设计,想写多长就写多长;杀破狼属于感情线清晰(义父子到恋人的转变)但剧情线并不集中,我问了三个朋友剧情主线是什么答案都不同,综合来说就是长庚的成长(逐步掌握中央权力&解乌尔骨)&顾昀平定边疆,即“天下太平”这一核心价值追求下的双线叙事,然而无论那条线都是弱驱动的,长庚不是非要当皇帝&前期也不是非要解乌尔骨,顾昀线是哪国来犯我就打他,事件之间并不连贯和统一;《镇魂》则是很典型的单元剧,前期是几乎没有联系的各支线任务和感情线发展,最后再推进主剧情线,《哑舍》《福尔摩斯探案集》与它们各自所属类型中都常用这一结构。传统的短篇小说通常是一个事件,普通单元剧式长篇小说则是事件的简单叠加,但这个形式可以演绎得很复杂,比如我的反乌托邦明珠之《云图》。again你喜欢或讨厌以上哪本书肯定都不是因为它的结构,举例罢了)


2.2各事件的组织

在琅琊榜的例子里,长篇小说是单元事件的有机叠加,它用一个个案子推进的,但共同服务于为赤焰昭雪的终极目的,具体展开时在大事件中套小事件,前后事件有强因果关联等进行勾连。

主剧情线分为以下几段:

(零)引入(C1-8):长苏借三个年轻人进京

(一)党争(C9-114):太子和誉王两党相争,太子被废。【霓凰招亲C8-31】【言侯火药&私炮坊案C59-65】【谢玉案C68-101】

(二)夺嫡(C114-156):靖王胜过誉王。【卫铮案C116-141】【九安山平叛C144-156】

(三)翻案(C166-173)【重审赤焰案】

(四)尾声(C174)【出征北境】

*因为实体版每卷都从头算章节数,所以这里用的是网络版的数字

 

我列的是顺序展开且详写(描写完整&安排高潮)的大事件,对应到《故事》的剧本理论就是“一幕”;而小事件的组织方式是嵌套/重叠,我给党争部分画了草图。清晰版 

 



可以发现大事件之间的章节数不是紧密相连的,这是因为有幕间过渡章节,写苏宅日常或者承上启下交代因果,使得节奏张弛有度。而感情线和剧情线有时交织在一起【卫铮案】,有时也会交替进行【九安山】。

 

另外这些事件在时间安排和内容上有所变化,【救庭生C15-23】嵌于【霓凰招亲C8-31】一事中又追忆了赤焰旧案,【庆国公侵地案C5-51】波折少但时间长,【兰园藏尸案C37-51】波折少时间短,【朝堂论礼53-56】略写,【何文新杀人案C39-79】和私炮坊的余波作为后文伏笔等。此外,事件推进的逻辑不仅是逐步瓦解两党势力,而且是横向的六部大换血,剧版处理成“苏先生翻牌子”就比原著更清楚更俏皮地呈现了这一点。

 

 2.3  逻辑自洽与简化

来看一下琅琊榜种的主要行动者。党争阶段是太子vs誉王与皇帝三方互动,誉王给靖苏打掩护;夺嫡阶段是誉王vs靖苏与皇帝三方互动;翻案阶段就只有靖王和皇帝互动。

现实世界(在这里是一个古代世界的政局)是很复杂的,如果把架空小说比作世界的虚拟模型,那么琅琊榜非常聪明地简化了这个模型:


(一)行动者在确定框架内互动,一个前现代国家的较和平时期是静态框架,而且聚焦于国内政局,地点几乎就是金陵城内。(当然结尾的四国之乱是国际事件,但也算有所铺垫,霓凰招亲时来的北燕大渝使团,谢玉案时梅长苏也说要震慑一下。但不像国内政局这条线一样环环相扣,所以完全可以抬杠为什么偏偏是翻案后打进来,为什么只有太子和长苏能当主帅,但这个设计主要是为了悲剧效果,抬杠的话未免不解风情)

(二)减少行动者的数量。国际敌人主要还是大渝,而国内六部军方、前朝后宫、中央地方、庙堂江湖等势力基本上归属于这几方主要行动者。比如琅琊阁就和梅长苏利益一致共同行动,而《杀破狼》里差不多的神秘组织临渊阁就和长庚利益不一致,是另一个独立行为者。行动者越少(≥2),互动就越充分。只有两方时冲突就是必须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三方及以上就有可能结盟制约达到平衡(琅琊榜中的皇帝不处于平等地位也被牵着走,本质上还是两方)

(三)简化行动者的立场,主角这方的基本上都是好人,梁帝誉王太子方的人都是坏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二元价值判断。(不过海宴对每个角色都很有同情心,谢家剧变之后的亲情,夏江临刑前也有前妻送行,长苏还表示钦佩;对于重要反派之滑族特务组织,也没有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一套,借梅长苏之口不过是信念不同,还很有求生欲地安排了宫羽姐姐也是滑族人说明没有血统论之嫌。)

 

总有人说琅琊榜的权谋是过家家,作为粉丝我要说没错啊就是过家家,但这是逻辑自洽的过家家。而且越是简单的模型越容易推演到极致,两方互动就是很简单,冲突很充分戏剧性很强。而且因为是架空,金陵城外、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十分缺乏,你也不能因为萧梁是南北朝就自动填补历史信息,然后指责它不合理。这是这个简化模型之外的东西。

如果说遗憾也是因为波折还不够,明明在框架内可以有接招—失败—力挽狂澜这样的安排让故事更跌宕。如果按行动发出者分类,事件可以分为梅长苏和当前对家主导的两种,规律只要是梅长苏出招对家就接不住,对家出招他就一定接得住(卫铮案)虽然每一局中有波折,但结果上苏先生一局都没输就赢到底了。全程的最大阻碍因素是他的病,我可能更喜欢看局面失控,时时刻刻强调生病的设定反而容易神经疲劳,应该当地雷一样埋着等全局失控时候再来雪上加霜有心无力(纯属口嗨)

但海宴这回的目标读者就是喜欢看爽文的大多数了,可以理解毕竟靖王起点太低了一开局就是至暗时刻。对为什么没输过还在文中找补了一下,靖王夸长苏神鬼手段麒麟才子的时候长苏苦笑着想:谁又真的比别人强,只不过这些年殚精竭虑,只想着这一件事,自然就会周全许多——这刀发得人没话说。

Anyway,海宴自己也说了权谋不是重点,夺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这点觉悟是不错的,《杀破狼》同样如此,称得上立意高远,有理想总比没理想好()但杀破狼真的完全没有简化意识,掌控度是相当糟糕的。第一,近代化转型直接颠覆了之前的框架,非常随便地就工业革命君主立宪了,从生产力到观念的剧烈变革是多么复杂的一件事,这就不是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观;

第二,不仅国内利益集团很复杂,还国内国际都写(所以是顾昀在边境长庚在朝的双线),还要东西南北的敌国都写,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互动不充分。而且因为给了太多信息,所以抬杠非常容易,价值判断倒差不多,好像还更民族主义。

网友给我推荐了被誉为权谋剧第一的《大明王朝1566》,没有太简化行动者,中央地方/皇权文官等的互动都刻画得很好,但我一看就知道我绝对不是这种历史正剧的目标读者,作为浪漫主义者我对算钱粮兵力毫无兴趣(更可能的原因是我对海瑞没有兴趣…)


三、各部分详解

3.1 波折与反转:卫铮案




我的判断是卫铮案是剧情线的高潮,奠定了靖王决定性的胜利。之后的九安山平叛没有真正展开,而翻案已经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了。这一部分也是精心安排的一波三折,冲突最激烈,主线和副线交织得非常完美。

这一段靖苏处于被动状态,情节推进方式是危机/解决,一开头就是双重危机:卫铮被捕/靖王和梁帝冲突。先解决前者后解决后者,然后剧情突转,又一严重的危机出现了——梅长苏被悬镜司拘捕,被夏江喂下乌金丸。原著没有处理好,前面危言耸听那么大一段,最后轻飘飘地说我早知道有乌金丸成功掉包了。

 但是当然可以不成功啊,剧里就充分展现了这个冲突。而且还演了一出靖王逼夏江拿解药,冲冠一怒为蓝颜,感情线也有了,完美。

但剧版的靖苏争执就加得非常糟糕,把靖王的形象呈现得非常冲动,而且台词真的很好笑:

梅长苏:“如果今天我不拦你,你想冲到宫里逼着皇上把卫铮放了?还是带着你的府兵去悬镜司救人?”

萧景琰:“那也比为了一己私利龟缩不前的好,靖王府上上下下,都是血战沙场的汉子,做不出这种事情。”

梅在用归谬法论证你的救法没有可操作性,正常人会反驳我不是要强抢我没这么蠢,萧直接就开始上价值“不去救就是只为私利”竟然没有反驳,所以梅长苏立刻就骂他“有情有义没脑子”,但靖王怎么会连这点基本判断都没有,琼瑶女主才会这么胡搅蛮缠,还动不动就甩手走人(原著里梅长苏一气急咳嗽靖王就心软了没走)


总的来说,原著里卫铮案的核心冲突是外部的,但讲故事不嫌冲突多,增加靖苏内部冲突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靖苏就是这么价值观目的统一:

景琰长年在军中,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情义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情义是誉王那些人无法理解的,只有上过战场,与同袍并肩奋战过的人才会明白它的珍贵……这个时候,本该由他的谋士来为他权衡利弊,让他趋利避害,争取最佳的结果,可是……萧景琰唯一的谋士也是不称职的。他被过去所局限,他有着和看重军中袍泽之情的萧景琰同样的弱点,所以他阻止不了错误的决定,甚至他自己也会一无反顾地踏上错误的道路。”

卫铮是林殊的副将,萧景琰救他是情分不救是本分,绝对是梅长苏更应该想并且要去救卫铮,唯一不救的可能理由是这会危害到靖王的利益,所以他要和靖王确认好:

“哪怕为了救他代价惨重,甚至可能把自己拼进去也未必救得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

“卫峥只是赤羽营的一个副将,这样值得吗?”

“等我死后见了林殊,如果他问我为什么不救他的副将,难道我能回答他说不值得吗?”

“殿下重情,我已深知,”梅长苏忍着情绪上的翻滚,深吸了一口气,“但还是不行。”(第121章)

副将不是重点,这个潜文本其实是梅长苏问,林殊就这么重要吗?靖王说就这么重要,我就是愿意为了林殊放弃一切。我当时看到这就和朋友感慨这段写得真好,我代入一下梅长苏可能会被感动得当场吐血()有友如此何其有幸,还得隐忍克制不能相认,这是怎样的悲喜交加。因为一件意见统一的事闹掰是琼瑶的写法,要么编剧就是误读了人物。


 3.2  预期高潮与延宕:靖苏相认

*预期高潮指的是读者掌握了足够的信息,预料到了前方的激烈冲突,或者是某一类型所必须的高潮,罗伯特称为“必备场景”(比如侦探小说的真相大白和言情的告白/上^床)。

*延宕指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次情节或场面,出现暂时缓和,为高潮蓄势,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

 



终于到我最喜欢的部分了!海姐剧情线也就还行但感情线是真写得好。琅琊榜的预期高潮无疑就是萧景琰知道梅长苏就是林殊。我承认我就是期待着相认那一刻萧景琰和梅长苏抱头痛哭…

 

感情线分两段,第一段是萧景琰对梅长苏的印象逐渐改观,一定要到卫铮案之后,两人达到主君&谋士关系的顶点才能展开第二段靖苏相认,多么妙的处理呢这就相当于景琰已经爱上苏先生了,结果发现前任和现任是同一个人。

 

新的情节就开启新的副本:九安山。既是琰殊少年回忆之地又为誉王谋反这一情节做铺垫。相认过程经历了几次破绽/隐瞒,隐瞒就是一次成功的延宕,同时为高潮蓄势。

 这里的核心问题一是为什么萧景琰没有认出林殊,二是梅长苏为什么要瞒着他。景琰前期是没有真的想去打探后期是潜意识不愿相信,他脑子好着呢。因为他是真君子所以长苏和静妃谈话时他没偷听,救下聂锋有这样一段描写:

“梅长苏隐瞒着秘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要不要不择手段地去把这个秘密挖掘出来,靖王还在犹豫。一年多的合作,使他对这位自己投奔过来的谋士已经从一开始的反感和怀疑,渐渐变成了现在的信任与尊重。他不想破坏这种信任,也不愿意降低这份尊重。”

但说梦话之后景琰已经发现了,却被梅石楠的说法打回去,但也因为承认梅长苏就是林殊,因为这种变化意味着对方必然经历了无法想象的痛苦。

 

相认的高潮感情非常充沛,非常有层次,实际上这一必备场景被拆成了两部分,萧景琰的悲喜交加、迷惘怨愤疼惜。言侯聊天时提及梅石楠,这个情节还挺有偶然性的,但后续处理很好,萧景琰第一反应是不顾一切地想去苏宅,然后猛地回转方向,长街坠马,那句“他不让我知道,自然有他的道理”易位而处,令人动容。然后是愧疚:“当新任太子一步一步踏上东宫主殿的白玉石阶时,他突然觉得是在踏着朋友咬牙支撑的背脊,脚一软,不由跌坐在阶前。”这段真是令人心惊,完全是崩溃的边缘。

 

梅长苏用榛子酥试探那段也很绝,萧景琰一直紧绷,下意识地就做出了过激反应。长苏不想要萧景琰的心疼,转身就走,虽然彼此都知情了但仍然在抑制情感的爆发,标志是两人一直都没对视:

梅长苏知道萧景琰的视线还追在后面,因此咬牙撑着,不想在这个时候显出任何虚弱之态。他们以前直并肩成长,他们一起赛马,一起比武,一起争夺秋猎地头名,一起上战场面对烈烈狼烟;他们前锋诱敌,被数十倍的敌军包围时,一起背靠背杀出血路。骄傲而又任性地林殊不能想象,有一天景琰会奔过来扶住自己软泥一样虚弱无用的身躯,用同情和怜惜的声音说:“小殊,你没事吧?”

-

这时,飞流抱来死去的佛牙再次打断。这一安排绝对是神来之笔,以儿童的天真口吻写悲剧是一个很常见的文学手法,两个人都快崩溃了,但因为孩子还在所以要先哄小孩。另外也是梅长苏和飞流的对比:

“他看得出来飞流此刻的迷茫与慌张,但却已无心力去安慰和解释。死神的黑袍常年覆在他地身上,那般阴冷,那般真切,真切到他根本无法向少年描述,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

常年重病的人必然对生命有更透彻更痛苦的体悟,不足为常人道。琅琊榜挺难得的一点就是呈现出病人的心路历程,而不是“病弱美人”的时髦人设。

 

前面已经说过佛牙是代表琰殊少年时光的意象;而在这里佛牙的死无疑暗示了长苏会先一步离去,飞流的印象里苏哥哥经常沉睡,但不管睡了多久都会醒来,但佛牙让他意识到生与死的界线(可以联系华兹华斯We Are Seven);

 

接下来终于到了正面冲突感情迸发的时刻:

“萧景琰一只手抱着佛牙,另一只手平平伸出,掌心朝下,微微握成拳状,停留在梅长苏右肩前方约一尺的地方。片刻地静默后,梅长苏抬起眼帘,视线与景琰正面撞在了一起。

那一瞬间,两人都感到了极度的痛苦,而且同时也感觉到了对方心中的痛苦。

痛苦,却又无法明言,仿佛一开口,只能吐出殷红的鲜血。

从长街坠马那段起萧景琰完全理解了梅长苏,而在这里长苏也完全理解了他,因此两个人的痛苦都是双倍的。之后萧景琰一直强调“先生与我如同一人”,他们的感同身受,他们的理想的确是如同一人。

 

萧景琰的手臂,仍然静静地伸着,没有丝毫地晃动,梅长苏苍白的脸上一片漠然,但最终,他仍是抬起了右手,按住稳稳停在面前的这只手臂,当作支撑慢慢站了起来,等他稍稍站稳,那只手便快速收了回去,就好像根本没有扶过他一样。”

对景琰来说,爱是怜惜,爱也是克制。万千思绪都由这一扶写了出来。

 

阶下地列战英迷惑不解地看着素来礼数周全的苏先生,在撑着太子的手臂站起来后,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说,就带着他的少年护卫这样走了,而抱着佛牙目送他离去的萧景琰,那脸上的怆然表情也令他几乎不能动弹。

最后这一笔也很绝,作为谋士的梅长苏需要礼数周全,林殊对萧景琰却从不言谢,心理身份转换其实已经完成了。

 

最后结尾也没有沉溺于哀伤,而是非常自然地转到翻案剧情线,(景琰当太子后真的很有男友力)不过梅长苏还是在逃避,一直到后面莅阳那里他想好了怎么哄人才肯正面面对:

梅长苏:“你也别太体贴我了,我能从梅岭的血海里爬出来,走到这里,哪里有那么脆弱?在你面前,感到伤痛是难免的,但若是一味沉溺于惨苦哀情难以自拔,那倒也不是我……”

 萧景琰:“你能想开我就放心了,其实你也没怎么大变,就是安静了些,大家年岁渐长,这也是应该的,你看我,我也不像当年那般爱跟你闹了。只要人还在,变了个样子又有什么要紧的?等这案子翻过来之后,你还是林殊,我还是景琰,我们还可以跟以前一样……”

萧景琰真是强颜欢笑(“你就是安静了些”)和立flag的典范。下一个预期高潮理应是他知道梅长苏的真实身体状况,但蔺晨和梅长苏已经打点行装准备跑路了,再次被剧情线打断了。

这一节还有一段让我很是感动。长苏问飞流会不会一直记得死去的佛牙,“作为朋友,你一直记着它,那就够了。”而之前景琰不知情时静妃安慰道“只要你还没忘记他,他就还活着,活在你心里。”而他说“我想他活在这世间。”

这是遥相呼应的回答:只有回忆是不够的。那十三年萧景琰只有回忆,苏哲身死北境后他也只有回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他的余生荒凉而空旷,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而比死别更痛苦的是死别了两次。


 3.3  对照人物与工具设定

海宴非常自觉地在拿配角和主角做对照,梅长苏的三个主要对照人物,萧景睿,言阙,聂锋。


3.3.1萧景睿 

萧景睿虽然真的喧宾夺主戏份太多,但勉强合格地发挥了线索人物的功能,作为四家之子的身世引出各方势力介绍,谢玉案结尾在他的生日宴,出场时又带出了庆国公侵地案,暗恋的云飘蓼是卫铮妻子,最后翻案还和莅阳共同出场打酱油,而且他作为琅琊公子榜榜眼,作用肯定就是衬托榜首梅长苏嘛

萧景睿结交的是闲散江湖人士“苏哲”,他向往的也是风花雪月潇洒自在的人生,所以很天真地问长苏:“你为什么要卷进金陵城这个旋涡中来?你本是我最羡慕的那类江湖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长苏“只要一个人有感情,有欲望,他就永远不可能是自由自在的。”这是安慰小朋友的温和说法,实际上他是因为肩上的责任太重了。

另外萧景睿也是“赤子之心”很重要的体现,为什么要不惜笔墨地写梅长苏对他的怜悯愧疚,因为那过程就像杀死过去的自己。但我觉得很感动的是景睿作为局外人,听到赤焰真相后第一时间提出帮忙,他和身在局中的林殊价值观是统一的,翻案不是为了私怨,而是因为“真相就是真相”,因为天下人是天下人的天下。


3.3.2言阙 

言阙同样是赤焰惨案的受害者(失去了暗恋对象林乐瑶和兄弟林燮,被梁帝背叛对朝局彻底失望)但他的选择是针对梁帝个人的复仇,来看苏先生骂人:

“所以你筹谋多年,就只是想杀了他,可是杀了之后呢?祭台上皇帝灰飞烟灭,留下一片乱局,太子和誉王两相内斗,必致朝政不稳,边境难安,最后遭殃的是谁,得利的又是谁?你所看重的那些人身上的污名,依然烙在他们的身上,毫无昭雪的可能,祁王仍是逆子,林家仍是叛臣,宸妃依然孤魂在外,无牌无位无陵!你闹得天翻地覆举国难宁,最终也不过只是杀了一个人!

言侯爷,你以为你是在报仇吗?不是,真正的复仇不是你这样的,你只是在泄私愤而已。”

因为这十三年他肯定也有过同样的想法,感觉应该也有能力实施,但林殊、靖王、萧景禹的行事都遵从理想化的儒家伦理,所以不可能做出这种选择。当然是翻案比复仇立意更高。


3.3.3 聂锋和其他 

火寒毒的这个离谱的设定本身是高度服务于林殊的人物性格的,海宴为了更好地对比林殊和聂锋,又创造了两种解法的设定,一种是极其痛苦地挫皮削骨,多病多伤;另一种是保守疗法,不能完全恢复但可享天年。

复读一下罗伯特的理论:剧情提供不断加强的压力,把人物逼到极限,逼他们做出选择,展示性格真相。人物的作用则是通过压力下的选择推动事件。终极选择展现最深层的性格真相。

梅长苏对蒙挚说我需要正常的容貌和声音去做我需要做的事,不可能找个安稳的山林以终天年。而选择彻底拔毒相当深刻地展现了林殊为了大义牺牲自我、牺牲私情,非常决绝的一面。这也用来比喻他对赤焰案的态度,选择最艰难的道路(萧选在位时翻案,而不是复仇或之后翻案)

“我要清白,就必须要彻彻底底的清白,好比当年身上的火寒毒,拔得再痛,也不能不拔。”(第七卷·二十二章·选择)

当然不是说聂锋就以私情为先,首先这是延迟的对比(雪冤都快成功了),其次他俩身份不同责任不同,选择不同是很正常的。而且!夏冬也是萧景琰的守寡对照组啊,聂锋和夏冬隔世重逢相守白头,而靖苏的身份和境遇则注定不能圆满。

赤焰军总共只幸存四名主将,林殊卫铮聂铎聂锋,后面三位全都HE了,卫铮和云飘蓼隔世姻缘,聂铎和霓凰最终成婚。霓凰…某种程度上也是景琰的对照组。言豫津和萧景睿也是竹马组的对照,结局也蛮好的,就是说虐也虐得很集中。

赤焰旧人中也有对比,海姐说写聂铎只是想表明赤焰旧人中并不全然都将兄弟情义放在首位,他只是一个点缀,一个用于衬托的侧面。还有潇洒的蔺晨和赤焰&靖王等一众痴人都形成对比。

然后火寒毒还有另一种解法是“十命换一命”,有一个贪生的倒霉蛋被拉来和重义轻生的林殊做对比,我要大骂这个败笔,同样的伎俩玩两次就没意思了。这回展现的性格真相是废话,是个正常人都不会选,林殊不会选不是废话吗,而且虽然架空古风有离谱的特权,但人对合理性的容忍是有底线的。看同人就知道大家对这个设定的细节有多疑惑了:且不说换血的科学性&这么多血怎么灌,为什么数字偏偏是十个人,都这么多人了显然没考虑血液排异反应,那两百个人各献二十分之一是不是;而且献祭者还一定要清醒自愿,与其说是治病不如说是施法。跟“原配的蟋蟀一样不是现代医学的思维,而是巫术仪式的思维。《风起长林》居然还来类似的桥段,太无语了。


四 其他

我没分析结尾,一方面因为它更像是结构外的冲突,从情节上来说不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有眼睛的都能看出结尾写得有多好我就不废话了。

我感觉比较遗憾的是情节的展开形式比较单薄,很多推进都靠两个人聊天,交代前因后果,用的是最直接的语言推动,几乎没有什么大场面,这点上电视剧有天然优势。另外文笔顶多是无功无过,有的古风写手会刻意用更加古风的写法,显然海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意图,连取字都不取,摆明了就是懒得敷衍我们。但我绝不会说琅琊榜不够古风,因为这个故事背后是一套很正统的理想化儒家观念,几乎没有任何个人主义和浪漫爱的观念入侵(这点也挺难得的下次我也可以再写篇书评)。但遣词造句稍微有点太随便了,我看到“异次元空间”这种词出现时真的好崩溃…黑袍死神是西方神话才有的意象,并且海宴的句子有时会很长,头重脚轻感觉像定语从句。

但这都无伤大雅,用罗伯特的话来说,强烈的动机产生了结构性的戏剧张力,决定了这个故事是有“故事脊柱”而不是软绵绵的。

最后,我写完后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很像中学阅读理解,因为阅读题一般认为某一设计对应着表达效果,这一观点背后的思维是“功能主义”的。老实说对非经典叙事结构的作品而言这根本不可能理解文本(这或许是阅读题的荒谬之处,因为总是选近现代纯文艺),“一条鱼发出诡异的光”真的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有,也是作家本人都没想到的“非预期性后果”。不过拿“功能主义”分析海宴肯定是可以的,琅琊榜是经典叙事结构且她很有设计的自觉。(意思是我反思了)

 
评论(11)
热度(108)
  1. 共1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Nomadopolis | Powered by LOFTER